永久停止對華優惠!該國收緊對華出口,貨物積壓在海關,損失巨大!
發布時間:2023-10-31
近日,德國科技公司警告說,自從德國政府推出旨在減少對華經濟依賴的戰略后,他們出口中國的產品在海關積壓,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今年7月,德國聯邦政府公布史上首份“中國戰略”文件,在提到中德合作的同時,也鼓吹與中國進行所謂“系統性競爭”和減少對華經濟依賴的必要性。在這份多達64頁的文件之中,德國政府表達的核心內容主要有這么三點。第一,強調自己希望能夠在和中國的經濟合作中“變得更公平、更可持續、更互惠”。第二,就是強調德國并不想要對華脫鉤,無疑阻礙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但是,德國卻迫切需要去風險化,將要敦促在中國的德國企業加強風險分析,計劃調整對華出口管制清單。第三,德國在這份戰略中還直接寫道,中俄之間擴大合作,對德國的安全政策有著重大影響,矛頭直指中俄關系。德方表示,中俄兩國反對北約進一步擴張,而“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反對北約的表述,但又難以置信地在捍衛烏克蘭的領土完整”,所以德國將繼續和中方對話,呼吁中方明確立場。顯然,對于中俄關系以及中國對俄烏沖突各方用和平方式化解危機的呼吁,德國也相當的不滿,所以未來,德國明顯將進一步對華施壓,不僅是要求中方和俄羅斯“拉開距離”,而且還要中方在俄烏沖突等問題上站在美西方這一邊。近日,德國政府決定從2026年開始,永久停止對中國提供優惠貸款政策,這一決定標志著德國在對待中國問題上的策略轉變。德國對中國的優惠貨幣政策其實指的就是我國和德國國有銀行及復興信貸銀行之間簽訂的貸款合同,其期限是到2025年。貸款主要用于中國一些重要項目的建設,例如節能減排、環境治理保護、可再生能源等等。德國停止對中國的優惠政策無疑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優惠政策的取消可能會增加中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困難,也會增加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壓力。此外,德國的決定可能會影響到中德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關系,使之朝著更加博弈的方向轉變。調查顯示,截至今年10月初,德國破產的初創企業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共有238家初創企業破產,創下歷史新高。德國經濟部長表示,與中國的貿易低迷是造成目前德國出口疲軟的重要因素之一。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德國對華貿易額占德國外貿總額的近10%。德國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蘇斯微技術公司25日下調了銷售預期,這是該公司3個月以來第二次下調銷售預期,原因是對華出口管制收緊。蘇斯微技術公司說,價值2350萬歐元(約合1.82億元人民幣)的貨物積壓在海關。雖然沒有修改貿易規則,但海關自8月以來加強了審查力度。報道稱,德國海關的一名發言人表示,無法就具體案件發表評論,但海關一直有針對性地進行審查,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延誤。報道稱,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對路透社稱,BAFA明顯加強了出口審查。該委員會的高層弗里多林·施特拉克說:“各相關行業的制造商都抱怨說,出口申請的處理一拖就是好幾個月。”他還表示,這些公司都在想辦法獲得不容易被駁回的產品出口認證。報道稱,非上市科技集團特倫普夫公司說,該公司也受到了類似的影響。荷蘭半導體制造商阿斯麥是該公司的客戶。特倫普夫公司的發言人說:“我們注意到,我們對中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包括激光產品在內,受到比往年更徹底的審查。”